“中國紅”千里飛赴頒獎臺(組圖)

2008-08-11 17:41:49    作者:張巍華 王晴     來源:京華時報     瀏覽次數(shù):


8月8日下午,奧運花卉配送中心的志愿者將制作好的頒獎花束放在固定架內(nèi),等待插花專家驗收。

云南→北京

防壓

8月7日下午,奧運頒獎用的主花材抵京后,被立即送往冷庫。

配送中心→場館

8月8日下午,志愿者根據(jù)工作臺上的標尺測量花束的長度。

制作

場館→頒獎臺

8月9日,頒獎用花在運往場館前,花藝師在裝箱內(nèi)放冰鎮(zhèn)過的水瓶。

防腐


芒葉,產(chǎn)自云南。


書帶草,產(chǎn)自云南。


玉簪葉,產(chǎn)自北京房山。

    昨天11點5分,奪得北京奧運會首金的捷克運動員站在領(lǐng)獎臺上向觀眾揮手致意,她手中的“紅紅火火”??奧運頒獎花束隨之擺動。整個過程僅僅1分鐘,但這束頒獎用花的主花材從云南基地“走”到頒獎臺至少需要兩天。其間,防壓、制作及防腐等工作要做到細致入微,呵護備至。

    每箱500扎,每扎10枝花案頭一把尺,量準40厘米

    8月7日下午,為制作奧運賽程第一天的奧運花束,云南奧運花卉基地當天采摘下新鮮的“中國紅”月季,隨后立即將其送往機場。 

    奧運花卉配送中心執(zhí)行總經(jīng)理林鳳軍說,每箱放著500扎,每扎10枝花,而以往花卉多為每扎20枝,“這樣可以避免花朵被擠壓”。同時,航空公司也為花材運輸開辟綠色通道,“最晚上飛機,到北京后最先下飛機”。鑒于花材在途中及制作過程的損耗,這次空運仍多運了20%。 

    記者看到,每扎花的長度差別不大,左右不過1厘米,且都有牛皮紙包裹。從云南主花材基地到北京大約飛行3個小時,轉(zhuǎn)運到北京的配送中心總共需要6個小時,之后立即送入冷庫保存。 

    “紅紅火火”主要由9枝“中國紅”月季組成。在中國傳統(tǒng)中,9被譽為至尊,代表著生生不息,同時還蘊含著長長久久之意。配花、配葉則選用了6枝火龍珠、6枝假龍頭、6片芒葉、6片玉簪葉和6片書帶草,這些花材均由6枝(片)組成,取一帆風順之意。 

    8月8日上午剛過8點半,位于草橋的奧運花卉配送中心開始忙碌起來。 

    昨天剛從云南運抵此的主花材被送到了制作間??一間約300平方米的大花房。冷庫的溫度控制在5℃到8℃,而制作室的溫度約20℃。 

    花束的制作采用流水線作業(yè),分為花材整理、制作、保鮮、包裝及驗收裝箱等5個步驟。奧運會期間,所有的頒獎禮儀用花都在這里制作。制作人員由5名現(xiàn)場園藝指導(dǎo)和50多名奧運頒獎禮儀用花專業(yè)志愿者組成。 

    除了花材整理外,每張工作臺上都附有尺子,且每把尺均為40厘米長?;ㄋ噹熈呵阼罢f,奧運花束整體高度要求40厘米,“一方面是為了方便運動員手拿,拍攝時不會擋臉;另一方面是因為頒獎用的禮儀托盤容量有限”。 

    下午1點半,20多名志愿者開始正式制作8月9日的奧運頒獎用花。8月9日當天共產(chǎn)生24枚獎牌,而他們需要完成29束,“多出來的5束是‘替補’”。下午4點左右,奧運花束制作完畢。

    8小時保鮮,隨時要補妝

    按照奧組委的要求,所有頒獎花束要提前4小時進場館。 

    梁勤璋最擔心的是花束進場館后的保鮮問題,“我們這兒(奧運花卉配送中心)有嚴格的溫度控制,但場館里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很多場館是露天的,沒有空調(diào),這不易于花束的保鮮”。 

    為此,花束在制作完成后,會被放進塑料泡沫箱。每個泡沫箱內(nèi)可直立地插放4束鮮花,并在箱內(nèi)放置裝冰塊的凹槽。 

    “我們要把總時間控制在6至8個小時內(nèi),這樣才能保證花束的新鮮?!绷呵阼罢f,8月9日一早,第一車奧運頒獎用花被運往北京射擊館。 

    奧運花卉配送中心共有15輛奧運頒獎花專用配送車。每車除了司機還將有一名志愿者“護花”進入場館,“他們也是受過嚴格訓(xùn)練的專業(yè)花卉技術(shù)人員,在花束送到運動員手中之前,再檢查花束有沒有出現(xiàn)打蔫、變形、脫瓣等情況,并隨時用替補花為花束‘補妝’?!绷著P軍說。

編輯:royal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者,應(yīng)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