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古揚州、詩畫瘦西湖”,揚州瘦西湖如畫的風景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游人,而瘦西湖公園內的鎮(zhèn)園之寶--盆型鐘乳巖石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奇石。
該石位于瘦西湖風景區(qū)內小金山關帝廟前院,長262厘米,寬88厘米,最高處49厘米。如一橫臥長盆,北邊略高,南邊略低,中間低凹,如寬海,似長湖。海邊湖內山巒起伏,曲折綿延。四周漸漸高起,有懸崖、峭壁、深澗、連峰,盆邊如一條蜿蜒環(huán)接的山脊,而以北部嶺脊最為高峻,氣勢最為雄偉。石中植有蒲草、對節(jié)白蠟、天胡荽及應時小草花。雨天積水其中,則映峰巒倒影。細觀慢賞,真是峰巒天然,自成一盆大型山水。視其背面,則有鐘乳累累相結,重重疊疊。
這塊盆形石景,初見于揚州古城東圈門壺園,后移至瘦西湖,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
據(jù)地質學家介紹,鐘乳石在溶洞中每50年生長形成1厘米。那么,這塊鐘乳石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