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雙莢決明
別 名:雙莢黃槐、雙莢槐
學(xué) 名:Cassia biscapsularis Linn.
科 屬:豆科決明屬
產(chǎn)地:
原產(chǎn)美洲,作為觀賞植物,廣為種植。
形態(tài)特征:
無毛。羽狀復(fù)葉長7-12厘米。小葉3-4對,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先端圓鈍,下面粉綠色,側(cè)脈在近邊緣處網(wǎng)結(jié)。葉軸最下一對小葉間有1黑褐色線形而鈍頭的腺體。
總狀花序生于枝條頂端的葉腋。花鮮黃色,徑約2厘米,雄蕊10,7枚能育,3枚退化而無花藥,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于花瓣,4枚較小,短于花瓣。莢果圓柱狀。
生長習(xí)性:
喜光,稍能耐陰,生長快,宜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肥沃土壤中開花旺盛。
耐修剪,可做秋季盆花,零下5度不凋葉。
種植在溫暖小氣候環(huán)境中較好,小苗應(yīng)保護(hù)越冬,長江以南可露地栽培。
該樹木在山地也能生長。
觀賞應(yīng)用:
整體效果尤其是花、葉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園林綠化可叢植、片植于庭院、林緣、路旁、湖緣,其金黃之花,給人以愉悅、亮麗、壯觀之美,恰好營造出清涼氛圍。
盆栽雙莢槐多花香艷,沁人心脾,令人振奮。種子還可入藥。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雙莢決明的種子。
功 效:瀉下導(dǎo)滯
主 治:用于便秘
性味歸經(jīng):苦,寒。大腸經(jī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一15克,緩下3一6克,開水泡服。
別 名:臘腸仔樹(???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州、???。
拉丁名:
原植物雙莢決明 Ssiadi-capsuiaris L.
考 證:
始載于《廣州植物志》。
最新評論: |
中國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