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屋頂綠化工程屬于屋頂綠化工程,屋頂綠化城市綠化的新方向。工程施工對部分分項的技術要求很高。
2、植物配置為佛甲草與太陽花搭配,佛甲草為主,太陽花點綴。
3、景觀效果明顯:
工程竣工后將極大的豐富綠化的空間和層次,造就立體綠化、美化的景觀效果。
4、生態(tài)效應顯著:
屋頂綠化做為一種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綠化形式,其價值不僅在于能為城市增添綠色,而且能減少建筑材料屋頂?shù)妮椛錈?,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形成城市的空中綠化系統(tǒng),將極大的改善城市環(huán)境。
二、監(jiān)理依據(jù):
1、DB11/T281?2005《北京市屋頂綠化規(guī)范》
2、CJJ48-92《公園設計規(guī)范》
3、CJJ/T91-2002《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4、DBJ01-93-2004《屋面防水施工技術規(guī)程》
5、DBJ11/T213-2003《城市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6、本工程設計文件與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文件
7、工程施工過程中由建設單位簽署的關于本工程的書面形式的變更文件。
三、監(jiān)理內(nèi)容:
1、協(xié)助建設單位進行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
2、協(xié)助建設單位對設計方案、施工方案進行審查,
3、控制工程質量、造價和工期,稱“三控制”,監(jiān)督、管理建設合同的履行、安全生產(chǎn)和信息處理,稱“三管理”;協(xié)調(diào)工程建設有關單位之間的關系,稱“一協(xié)調(diào)”。
四、工程監(jiān)理控制要點:
1、屋頂防水:
⑴屋頂防水必須達到二級防水標準,且經(jīng)24小時滿水實驗合格。
⑵屋頂綠化建議做二次防水,且二次防水的施工標準要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
⑶二次防水與屋頂之間要做找平層。
2、屋頂坡度:
屋頂綠化坡度是排除多余積水的必要措施,一般視屋面情況而定,必要時可以做現(xiàn)場排水試驗。覆土厚度在30厘米左右時坡度可在5°以下。屋面坡度大于5°時,應考慮土層滑移,或者作成梯田式。
3、屋頂有效荷載:
⑴測量計算屋頂有效荷載;
⑵測量、計算屋頂綠化所用材料的自重,以及吸水前后的比重差;
⑶檢查、計算屋頂安全覆土厚度,植物材料種植密度。
4、種植屋面構造層。
⑴依據(jù)建筑屋頂?shù)膶嶋H情況,對施工單位采用的綠化方式;選擇的綠化種植物,進行審查,
⑵結合當?shù)貧夂蛱攸c,對選用何種土,是否設保溫層,要不要蓄水層和排水層,防冬季土層凍脹,大喬木防風問題,植物爛根現(xiàn)象等,直至于選擇的防水材料,供水和排水構造,人行道、女兒墻,等等進行綜合審查。
5、種植屋面各層構造(從上至下為序)。
⑴種值土:
可以用野外的田土,也可以用生土,摻加動物糞便、草木灰、切碎雜草、樹葉糠、珍珠巖、蛙石等,混合。增加土壤肥力,減輕荷載。
土層厚度依植物而定。草坪:15?20厘米;小灌木:30厘米;大灌木50厘米,喬木:80厘米以上。
土層厚度不能少于15厘米,土層太薄,沒有蓄水能力,每天要澆水,否則干透。逢雨季應足夠的排水能力,積水多,植物爛根,特別種植蔬菜,更不能太薄。從保溫和隔熱以及吸聲考慮,也不能太薄。
控制要點:必須對土壤內(nèi)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對摻加農(nóng)家肥的土壤要腐熟、無味、無污染。
⑵隔離過濾層
為了防止種植土被水帶入排水層流失,故在種植土下放置一層隔離層。隔離層采用無紡布或玻纖氈,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控制要點:檢查隔離層材料的規(guī)格與質量,以及施工工藝是否符合屋頂綠化的技術要求。防止出現(xiàn)土壤流失。
⑶排水層
大雨或人工澆灌水過多時,種植土吸水飽和,多余的水應排出屋面。排水層采用卵石,粒徑不大于3厘米??偤穸??6厘米。排水層又可作蓄水層,多余水蓄在卵石層內(nèi),當種植土干燥時,又可返吸人土中?,F(xiàn)在有多孔硬泡板,可吸收大量水,供給種植土返吸。蓄水層具有節(jié)約用水,又能保持土壤濕潤的作用。
控制要點:排水層材料的自重、鋪設厚度、粒徑、圓潤度等進行核查,保證其鋪設厚度、以及規(guī)格符合要求,同時自重不超過設計要求。排水溝槽的位置與排水坡度是否合理。
⑷防根穿刺層
植物根有很強的穿刺能力,特別樹根,年代越久,扎的越深,并且分泌一種腐蝕力強的液汁,許多防水材料經(jīng)受不住。目前我國防水材料中可以入選的有三種:
1、鋁合金卷材。厚0.8?1.2毫米,耐腐蝕,防水性能好,焊接施工。
2、高密度聚乙烯種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厚為1?1.5毫米,焊接合縫。
3、聚氯乙烯,焊接施工,厚度1.2??1.5毫米,要求必須是P型的。
控制要點:根據(jù)設計方案或建設單位要求,對施工單位采用的工程材料進行檢查,并對其施工方法進行跟蹤檢查。
⑸隔離層:
有時候出現(xiàn)耐根穿刺層和防水層不相容現(xiàn)象,為此中間加一道隔離層。隔離層采用聚乙烯膜、玻纖布、無紡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漿均可。
控制要點:根據(jù)設計方案或建設單位要求,對施工單位采用的工程材料進行檢查,并對其施工方法進行跟蹤檢查。
⑹防水層:
卷材或防水料均可。如用高分子卷材,拒絕粘結合縫。
控制要點:嚴格檢查施工用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旁站監(jiān)理,并在完工后進行滿水試驗。
⑺砂漿基層:
為保護建筑物屋頂防水,并且有利于施工找平,要做砂漿基層。
控制要點:檢查砂漿的比例、厚度、坡度。
⑻保溫層:
覆土較薄的嚴寒地區(qū),應考慮保溫。
控制要點:檢查保溫層材料的比例、厚度、坡度。
⑼種植苗木:
根據(jù)設計文件中的苗木品種、規(guī)格、以及種植密度和栽植位置開展工作。
控制要點:苗木檢疫證明,苗木長勢茁壯,堅決清除病、弱苗和帶蟲害苗,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栽種密度及定點放線符合設計要求。
⑽景觀效果:
苗木種植搭配合理、規(guī)格統(tǒng)一、種植整齊,種植完畢后現(xiàn)場要干凈、整潔。
⑾文明施工:
屋頂綠化因施工作業(yè)面高于地面,容易產(chǎn)生環(huán)境污染,并有一定的施工危險。
控制要點:現(xiàn)場施工應做到場干地凈,有風天氣應做防塵措施,風力過大時,應停止產(chǎn)生揚塵的作業(yè)。另外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對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措施進行監(jiān)督。
⑿在嚴寒地區(qū)種植屋面的邊墻,要考慮種植土凍脹對邊墻的推力。
控制要點:檢查種植土與邊墻的距離,并對該部分土壤凍脹后的面積增大比例進行計算。
⒀屋頂綠化建議性指標
不同類型的屋頂綠化應有不同的設計內(nèi)容,屋頂綠化要發(fā)揮綠化的生態(tài)效益,應有相宜的面積指標作保證。
屋頂綠化的建議性指標見表1。
表1屋頂綠化建議性指標
花園式屋頂綠化綠化屋頂面積占屋頂總面積≥60%
綠化種植面積占綠化屋頂面積≥85%
鋪裝園路面積占綠化屋頂面積≤12%
園林小品面積占綠化屋頂面積≤3%
簡單式屋頂綠化綠化屋頂面積占屋頂總面積≥80%
綠化種植面積占綠化屋頂面積≥90%
表2屋頂綠化植物基質厚度要求
植物類型規(guī)格(m)基質厚度(cm)
小型喬木H=2.0~2.5≥60
大灌木H=1.5~2.050~60
小灌木H=1.0~1.530~50
草本、地被植物H=0.2~1.010~30
植物材料平均荷重和種植荷載參考見表4。
表4植物材料平均荷重和種植荷載參考表
植物類型規(guī)格(m)植物平均荷重(kg)種植荷載(?/m2)
喬木(帶土球)H=2.0~2.580~120250~300
大灌木H=1.5~2.060~80150~250
小灌木H=1.0~1.530~60100~150
地被植物H=0.2~1.015~3050~100
草坪1m210~1550~100
注:選擇植物應考慮植物生長產(chǎn)生的活荷載變化。種植荷載包括種植區(qū)構造層自然狀態(tài)下的整體荷載。
其他相關材料密度參考值見表5。
表5其他相關材料密度參考值一覽表
材料密度(kg/m3)
混凝土2500
水泥砂漿2350
河卵石1700
豆石1800
青石板2500
木質材料1200
鋼質材料7800
基質理化性狀要求見表6。
表6基質理化性狀要求
理化性狀要求
濕容重450kg/m3~1300kg/m3
非毛管孔隙度>10%
pH值7.0~8.5
含鹽量<0.12%
含氮量>1.0g/kg
含磷量>0.6g/kg
含鉀量>17g/kg
簡單式屋頂綠化施工流程見圖2。
圖2簡單式屋頂綠化施工流程示意圖
表7常用改良土與超輕量基質理化性狀
理化指標改良土超輕量基質
容重(kg/m3)干容重550~900120~150
濕容重780~1300450~650
導熱系數(shù)0.50.35
內(nèi)部孔隙度5%20%
總孔隙度49%70%
有效水分25%37%
排水速率(mm/h)4258
表8常用基質類型和配制比例參考
基質類型主要配比材料配制比例濕容重(kg/m3)
改良土田園土,輕質骨料1:11200
腐葉土,蛭石,沙土7:2:1780~1000
田園土,草炭,(蛭石和肥)4:3:11100~1300
田園土,草炭,松針土,珍珠巖1:1:1:1780~1100
田園土,草炭,松針土3:4:3780~950
輕砂壤土,腐殖土,珍珠巖,蛭石2.5:5:2:0.51100
輕砂壤土,腐殖土,蛭石5:3:21100~1300
超輕量基質無機介質------450~650
注:基質濕容重一般為干容重的1.2倍~1.5倍。
養(yǎng)護管理技術:
1、澆水:
花園式屋頂綠化養(yǎng)護管理除參照DBJ11/T213-2003執(zhí)行外,灌溉間隔一般控制在10天~15天。
簡單式屋頂綠化一般基質較薄,應根據(jù)植物種類和季節(jié)不同,適當增加灌溉次數(shù)。
2、施肥:
應采取控制水肥的方法或生長抑制技術,防止植物生長過旺而加大建筑荷載和維護成本。植物生長較差時,可在植物生長期內(nèi)按照30g/m2~50g/m2的比例,每年施1次~2次長效N、P、K復合肥。
3、修剪:
根據(jù)植物的生長特性,進行定期整形修剪和除草,及時清理落葉。
4、病蟲害防治:
應采用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污染較小的防治措施,如人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環(huán)保型農(nóng)藥防治等措施。
5、防風防寒:
應根據(jù)植物抗風性和耐寒性的不同,采取搭風障、支防寒罩和包裹樹干等措施進行防風防寒處理。使用材料應具備耐火、堅固、美觀的特點。
6、灌溉設施:
宜選擇滴灌、微噴、滲灌等灌溉系統(tǒng)。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建立屋頂雨水和空調(diào)冷凝水的收集回灌系統(tǒng)。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bodyprides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