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景區(qū)環(huán)境 謀劃發(fā)展新篇

2007-08-22 08:00:00    作者:班彥欽 高峰毅 焦瑾琦     來源:人民日報     瀏覽次數:

??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行動透視

經過治理,五臺山景區(qū)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圖為景區(qū)一角。

  正是金蓮花開,六道木茁壯的時節(jié),筆者走進五臺勝境、五福忻州,讀到一種鳳凰涅?、化蛹為蝶式的沉郁靜美,嗅到一種純粹自然、國色天香的品格深味。五臺山管理局局長梁有升告訴筆者:申遺是讓世界的目光重新審視五臺山,打造世界頂級旅游產業(yè)知名品牌,搶占世界旅游經濟制高點,才是我們的目的。

  還核心景區(qū)本來面貌

  五臺山以佛教圣地、清涼勝境聞名于世。經過2000多年的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和品牌。但長期以來,商業(yè)化、鬧市化的傾向漸漸抬頭:菩薩頂下,大白塔旁,不倫不類的商鋪比肩接踵,粗糙擁擠的酒樓旅舍到處可見。置身其中,恍若鬧市。

  為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早在2004年,由山西省政府牽頭的申遺領導小組先后投資560萬元,聘請國家園林、林業(yè)、規(guī)劃、地質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有關方面的專家和教授制定工作方案,召開了資源評審會。國內知名專家會診的結果是:申遺必先瘦身,瘦身就要返璞歸真;申遺重在復原,復原定要正本清源。

  為凸現(xiàn)大白塔,還五臺山核心景區(qū)的歷史本來面貌,拆遷成為當務之急。五臺山景區(qū)做出了這樣的決斷:黨委政府帶頭拆,單位團體跟著拆,普通百姓人性化拆。

  臺懷鎮(zhèn)黨委、政府位于寸土寸金的掌心地帶,在楊林街已安家50多年。拆遷的序幕就要從這里拉開。鎮(zhèn)黨委書記張漢平、鎮(zhèn)長趙全洲在群眾注目下,大喝一聲,鎬頭下已是紛飛的磚石,一堵堵大墻轟然倒塌。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帶動下,核心景區(qū)內從五臺山賓館到石油公司五臺山加油站等21個單位按期搬遷。

  營造新的發(fā)展空間

  離五臺山參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日子只剩下700多天了。五臺山正在加緊努力。

  在距離五臺山核心景區(qū)下游的16公里處的大甘河至石咀7.7公里的沿清水河河道上,推土運石的車往來穿梭,工人們揮汗如雨,筆者看到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我們正在按照 《旅游服務基地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進行施工,所有屬于政府的五通一平工程都已展開?,F(xiàn)在新區(qū)建設的第一個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1/3,預計在8月底完工。游客接待中心段道路工程已開工一個多月,目前正在實施基礎平整階段。”負責旅游服務基地項目的總監(jiān)理劉書文向筆者介紹。

  在五臺山,修編后的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于2004年6月形成正式文本,在新舊規(guī)劃過渡時期,他們依法科學地繪制了一幅集新農村建設、大旅游格局于一體的宏偉藍圖。

  人往哪里去、錢從何處來?是五臺山遇到的突出問題。梁有升告訴筆者:我們從一張白紙上做起,辦法就是政府導演、市場表演。在專項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景區(qū)政府靠貸款等多種形式籌集啟動資金2800多萬元。為加快進度,他們堅持 “統(tǒng)一規(guī)劃,分項征地,分批實施”原則,按照 “邊勘測,邊審批,邊建設”的辦法積極組織實施。

  如今,游客接待中心、移民商住區(qū)1200畝土地已完成勘測定界,其中776畝已辦理征地手續(xù),由于搶時間,節(jié)省了400多萬費用。與此同時,他們對四大功能區(qū)分層運作,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效用,用簽責任書、立軍令狀的辦法使得人人頭上有指標有壓力。筆者在采訪時看到,口岸打造正有序推進,移民商住區(qū)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河道整治工程初現(xiàn)雛形,河道內樹木和電力、網通、移動、聯(lián)通的桿線陸續(xù)砍伐和遷移;交通道路等13項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已經分項編制了科研報告,其中供水工程和垃圾處理工程已經省發(fā)改委核準立項,并爭取補助資金1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正在加緊建設的忻阜高速 (忻州至阜平)公路,使得五臺山與首都北京的距離大大縮短,365公里行程不到4個小時,而與天津、石家莊等游客主要集散地的距離也相應拉近。

  對拆遷戶,景區(qū)堅持以人為本。在新區(qū)內,搬遷戶可擁有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可供住宿經營的單幢別墅樓。按3人一戶家庭計算,由標準化經營攤位消化兩個勞力,另一個勞力由政府安置。政府還將統(tǒng)籌解決戶口、醫(yī)保、養(yǎng)老保險等難題。

  讓人間仙境更美好

  “這里的酒店不設空調,晚上睡覺得蓋被子。”到五臺山避暑的天津女孩小楊跟遠方的朋友打電話說。幾天的游歷,使她感受到清新的空氣,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水,松軟的草甸,茂密的森林,到處鳥語花香,仿佛是到了人間仙境。

  五臺山擁有自然原生態(tài),是天然的植物園,以佛教名花金蓮花為代表的品種有595種,南臺錦繡峰被人稱為花的王國。同時,也是天然動物園,野生動物有174種。另外,這里也是天然的地質公園,冰川時期及隆起運動中,遺跡到處可見。這里的夏季氣溫最高不超過3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在15攝氏度左右。風景區(qū)所轄376平方公里內,翠擁青山,綠滿佛國,森林覆蓋率高達70%左右。

  作為天然氧吧,五臺山視藍天碧空如生命,他們大力推廣柴油、電、型煤等清潔能源,更換了型煤鍋爐、柴油鍋爐、電鍋爐,改造土食灶,加強了飲食業(yè)油煙污染的監(jiān)督管理。同時,對農用車實行了限時禁行制度。去年實現(xiàn)大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296天,其中一級天數136天。

  為了讓清水河更加清澈,他們投資1663萬元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全天候運行,景區(qū)排污單位的污水全部納入污水管網。2007年以后,對暫時無條件進入管網的單位、寺廟和農村居民,修建起污水防滲儲存設施,集中拉運處理。此外,還編制了 《五臺山地下水源功能保護區(qū)劃分》,以加強河道治理。

  臺山不老千秋畫,全憑綠樹護佑它。近幾年來,他們先后投資6000多萬元,在旅游景點、通道兩旁進行了大規(guī)模綠化美化,豐富了生態(tài)環(huán)保型旅游產品,基本實現(xiàn)了主景區(q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標。為確保五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環(huán)境、景觀構成、古建筑群和功能布局的完整性,省、市兩級政府先后作出決定,對景區(qū)規(guī)劃范圍內邊緣的三戶鐵礦企業(yè),實施永久性關閉。

  在申遺進程中,五臺山正在經歷由表及里的自我完善,彰顯著一定要爭取成功的堅定信心。



  摘自  《人民日報》 ( 2007-08-21 第13版 )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